米兰平台
[滨海日报]人人珍惜一滴水 留的满园春常在
●滨海日报(2015年11月29日第3版)
人人珍惜一滴水 留的满园春常在
——记者探访我区节水现状
本报记者 王金/文 刘洋/图
自古以来,生命的孕育、文明的衍生都离不开水。水之于生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同样也是现代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无论是工矿业、制造业都离不开水。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现代工业离得开水,没有一项工业发展不与水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由此可见,水之于生命,之于工业发展,都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据了解,潍坊属于水资源短缺地区,正常年份缺水1.5亿立方米,枯水年份缺口更大。自2013年8月以来,我市连续22个月持续干旱。由于降水量相对少,农田受旱、城乡供水受到影响,生态环境面临严峻考验,特别是当前夏种问题更加突出。另外,今年我国汛期总体形势是“南涝北旱,重于去年”,潍坊旱情更加严峻。
节约用水不是口号,它不是仅靠政府、单位、某些社会群体去努力响应的事情,而是每一个人、每件事、从点点滴滴做起的善举。记者通过十几天的采访,了解到了市民生活中一些节水方面的漏洞,同时也找到了不少院校及家庭在生活中的节水高招。
节水行动习惯教育先行
记者了解到,滨海区自来水消耗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工业用水、学校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其中工业和学校用水占据了绝大部分。10月27日,记者从米兰(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滨海校区获悉,该校在校师生超12000人,全校月均用水量近30000立方米,如何做好节水工作,成了校领导们极为重视的问题。
通过学校和学院的大力宣传,一场节水攻坚战在米兰(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滨海校区正式打响,他们通过“人人节省一吨水”行动,通过积极正面的引导,让节水美德真正在每位师生心里生根发芽。该校宣传处副处长葛树强表示:节省一吨水对于所有在校师生来说都是举手之劳,不会根本影响到师生在校的生活质量,可是人人节约一吨水对于一所万余人的学校来说,每年便能为滨海区节水万余立方米。学校何以教书育人,不仅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影响人、引导人,让高尚的情操和传统的美德在每一届学生中传承。
记者还了解到,米兰(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滨海校区在建设之初就已经将节水要素融入了学院的建设当中。雨水回收技术、滴灌技术已经全面应用于校区的绿化及校内水系的水源补充,种植耐旱、耐盐碱植物,也使得绿化用水较一般植物减少了30%。在学校生活用水方面,米兰(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目前已经实现了节水马桶和节水水龙头的全覆盖,仅从这一项,较以往用水量便减少20%。同时,投资3000万元建成地源热泵系统,不仅解决了学校的冬季供暖与夏季供冷,在节水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现。该系统打地源换热孔1960个,单孔深度100米,总换热量6000千瓦,总供热面积可达22万平方米。一套设备既可供热,还可供冷,1度电可供热3.5-4平方米,其运行费用明显低于燃煤锅炉,仅占传统中央空调能耗的30%-50%,一个冬季可节省3000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8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20吨,节水千余吨。地源热泵系统建设,涵盖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热水系统、空气余热回收系统、制冷机组全热回收系统、中水回用系统、污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水质净化处理等多项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应用技术。
滨海校区地源热泵系统的建成启用,有力地推动了建设“生态、节能、节水、低碳、环保、绿色”新校园。